2021年9 月 28 日,由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計算機創新大會暨中國計算機行業發展成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侯建仁、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安暉、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以及來自七〇六所、華為、龍芯中科、麒麟軟件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領域領軍企業的高層代表和技術專家共同出席了本次會議。
為表彰在我國計算機產業發展過程中做出卓越貢獻的企業與個人,本次大會隆重頒發了行業內頗具認知度與含金量的專業獎項——2021年度中國計算機行業發展成就獎。憑借在科技自立自強“卡脖子”核心技術群攻關方面的卓越貢獻,七〇六所所長袁曉光及七〇六所分別榮獲 “企業家成就獎”、“專有領域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計算機成就獎”,標志著其在推動國產計算機產業發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得到廣泛肯定與認可。
企業成就獎頒獎
企業家成就獎頒獎
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又叫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它始建于1957年,是我國最早從事計算機研究的大型骨干專業研究所之一,也是第一臺數字計算機103機和大型數字計算機104機的主要研制單位之一。經過60余年發展,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已發展成為以計算機軟硬件研究與應用為主,集系統集成、研發、生產和服務于一體的國防領域信息技術核心研究所。
在科技自立自強“卡脖子”核心技術群攻關方面,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堅守了近20年,主導和參與了30余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完成了基于龍芯、飛騰、申威等技術路線近100款產品研發,進入國家信創名錄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居全國前列;自主研制的“天熠”嵌入式操作系統,解決了第四代防空反導武器系統難題;牽頭研制全軍第一代國產計算機并在全軍應用,承擔全局辦公信息系統建設副總體單位,為國產系統和全軍信息化建設發揮關鍵作用,是黨、政、軍信創工程的中堅力量。作為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所長,袁曉光同志無疑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據了解,袁曉光同志積極踐行“科技強軍、航天報國”使命責任,始終發揮所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核心作用,帶領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攻關科技自立自強‘卡脖子’技術群。在他帶領下,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近7年營業收入增長7倍,近兩年國產化計算機合同超過100億元。計算機、網絡安全和軟件測評等專業發展成為國家和軍隊的主力軍,產業布局從永定路擴展到全國16個省區市,以信創產業為代表的集團化經營架構逐步形成,駛入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歷經六十余年發展,中國計算機產業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一位,但發展的道路依然艱辛,缺“芯”少“技”日趨成為行業跨越式發展的瓶頸。為此,大會圍繞信息技術應用創新、IT產業生態建設、信息安全等主題,探討中國計算機行業創新發展的道路,研究后疫情時代行業發展方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侯建仁副巡視員、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安暉參加了本次大會并致辭,倪光南院士作為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并發言,華為、中國長城、同方、龍芯及麒麟軟件高層在大會上做了主題演講,共同探討中國計算機行業創新發展之路。
近年來,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我國計算機行業轉型提升、創新發展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新時期新階段,七〇六所將始終秉承‘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價值觀,懷抱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高度,踐行央企‘頂梁柱’、‘國家隊’的責任擔當。”會上, 袁曉光同志代表七〇六所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未來七〇六所將繼續在核心技術原始創新、產業生態打造等方面,為信創、為計算機行業持續貢獻航天智慧。
來源 | 產業辦
文 | 王倞婧
責任編輯 | 唐舸軒